多病共同流行成常态,“五一”出游请带好这份“健康锦囊”
- 2024-05-13 00:43
- 173
当前,多病共同流行成为常态,“五一”小长假,出游如何做好个人防护?广东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预计仍频发,需要注意哪些疾病风险?
日前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印发《关于做好2024年“五一”假期及春夏季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》(下称《通知》),提出要高度重视“五一”假期及春夏季疫情防控工作,加强口岸疫情防控、预防接种,以及旅途和旅游活动疫情防控。
专家提醒,外出游玩要提前做好规划,了解目的地天气状况、疾病流行现状,无接种禁忌症的公众可提前接种疫苗。旅途中,做好个人防护,科学佩戴口罩,勤洗手,避免蚊虫叮咬,注意饮食、饮水卫生。如出现发热、咳嗽、腹泻等症状,建议停止旅行活动。若病情加重,要及时就医。
01
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建议戴好口罩
根据《通知》,当前,我国部分传染病防控面临新情况新特征,部分地区流感疫情仍未回落到往年同期水平,百日咳疫情呈现快速增长趋势,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,多病共同流行成为常态。
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呼吸专科主任医师郭素华介绍,从近期接诊情况来看,呼吸道感染还处于高发期,病毒、细菌、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感冒、发热、咳嗽患儿比较多,手足口病、感染性腹泻也有散发。
“目前正处于春夏交替之时,天气时冷时热,‘五一’假期人员流动性增加,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风险有可能增大,越是人多的地方,越要做好健康防护。”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晖说道。
刘晖提醒,如有出行计划,要提前了解出发当天出发地和目的地的天气状况,根据目的地天气、旅行天数,带够更换的衣物,以及便携洗手液、消毒棉签、创口贴、感冒药、小型烘干机等物品。若有身体不适,建议请医生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后,再决定是否出行。
“旅途中,少去人员密集、通风不好的场所,如确需前往,要佩戴好口罩。”郭素华说,要勤洗手,注意饮食、饮水卫生,防止蚊虫叮咬,容易过敏的人要避免接触飞絮、花粉等过敏原。
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该怎么办?郭素华介绍,如果出现感冒发热症状,可以先对症治疗,酌情使用感冒药,体温38.5℃以上,可以服用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;出现呕吐、拉稀等胃肠道症状,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防止脱水;出现皮肤痒、荨麻疹等过敏症状,可以用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。症状没有好转或者加重,要及时就医。
02
强降雨频发,需注意饮水卫生
4月30日,广东省应急管理厅、文化和旅游厅、气象局发布提醒:预计“五一”假期广东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仍频发,假期人流量大,安全风险高。
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介绍,暴雨、洪涝过后,垃圾、粪便、农药、工业毒物等会混入水体,导致饮用水水源污染,感染性腹泻、痢疾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会增加。
“暴雨过后,不要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,要喝白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、桶装水。”彭劼提醒,也不要用被污染的水洗菜,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,以及淹死、病死的禽畜,严防病从口入。
闷热潮湿的天气,给蚊虫孳生提供了“土壤”。彭劼说,大雨过后,房前屋后的积水要及时清理,无积水就无蚊子,无蚊子就无登革热。
随着气温升高,肠道传染病也进入流行高峰。专家提醒,外出游玩时,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,不喝生水,不吃变质食物,避免在环境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就餐。
“饭前便后洗手这个习惯,很多人会忽略,虽然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动作,但对于预防疾病,非常有用。”刘晖说道。
03
出境游慎防登革热、麻疹等传染病
“五一”小长假,也有不少人选择出境游。专家提醒,近期,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登革热、麻疹等疫情反弹,出境游要慎防登革热、麻疹、疟疾等传染病,出行前,关注目的地疫情动态,做好个人防护。
彭劼介绍,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,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,主要症状有突发高热、头痛、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、乏力、皮疹等,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,甚至死亡。
“目前,还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效药物,也无有效疫苗预防,因此预防蚊虫叮咬是关键。”彭劼说,旅游时,可以穿着宽松、浅色的长袖衣裤,涂抹驱蚊剂,睡觉时使用蚊帐、蚊香,尽量避免前往草丛、树林、湿地等蚊虫较多的地方。一旦发现有突发高热、剧烈头痛、皮疹等症状,要及时就医,以便早期诊断治疗。
疟疾作为另一种蚊媒传染病,同样需要引起重视。彭劼介绍,疟疾也是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,俗称“冷热病”“打摆子”,常见症状有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、高热、出汗,防护举措同样是避免蚊虫叮咬。
“麻疹患者多为幼儿,症状包括发热、流涕、咳嗽、眼结膜充血、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等。”彭劼介绍,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经济、最便捷、最有效的方法,如有计划前往麻疹高发地区,建议提前接种疫苗。
【小贴士】
近期常见疾病防治措施
新冠病毒感染
我国新冠疫情持续保持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,但新冠病毒仍在变异,疫情仍存在一定的反复性。预防措施为主动接种新冠疫苗,勤洗手,多通风,少聚集,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在人群密集场所要科学佩戴口罩。
流感
流感发病率高,全人群普遍易感,主要通过患者打喷嚏和咳嗽等呼吸道飞沫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传播。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,但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。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
支原体肺炎
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生,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,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,仅10%-40%发展为肺炎。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一般较轻且通常可自愈,临床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,具体用药需在临床医生指导下使用。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、呼吸困难等重症的早期信号应及时就诊。
百日咳
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氏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,特点是剧烈、反复发作的咳嗽,每轮咳嗽结束时伴有独特的“呼气性哮鸣音”,状似“鸡鸣”或“犬吠”。婴幼儿患病表现最为严重。百日咳通常与白喉和破伤风组成联合疫苗(百白破疫苗),疫苗接种后能显著降低发病率和重症率。
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,多数患儿都是轻症,以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,一般在1周左右就会康复。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,高发人群是5岁以下孩子,3岁以下宝宝要特别预防重症。防护措施包括勤洗手,尿布、毛巾、衣服、被褥等经常更换和晾晒,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,少聚集,勤开窗。接种EV71疫苗,可以有效地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。
登革热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。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尤其是在东南亚、南亚、南美洲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。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、头痛、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、乏力、皮疹等,有“断骨痛”之称。目前还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效药物,也无有效疫苗预防,避免被蚊虫叮咬是关键。
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
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。学校和托幼机构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场所。诺如病毒感染后起病很急,主要症状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部分患者还伴有低热,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。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,多数患者发病2—3天后即可康复。目前还没有针对诺如病毒的特效药和上市疫苗,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,要注意休息,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
南方+记者 汪祥波 实习生 李智森
通讯员 王舒华 张灿城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